隔离场所就是战场,穿上防护服就是战士,大庆市第五医院以党员干部为代表的医务人员,秉持着无比的耐心和责任心,直面风险、相互配合、顶住压力、快速上岗,以刚毅果敢的姿态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内容。
观察测温、核酸采集、区域消杀、信息登记、物资储备、医疗指导、数据报送、心理疏导、生活保障……一件又一件琐碎而又繁杂的小事罗列起来,就是隔离点医务人员们每天的日常。
护理部副主任、党员吕秀霞和神经内科医生张艳波自4月2日至4月17日,连续16天在大庆帝格尔宾馆参与339名哈尔滨东方学院密接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,接管1个楼层50人的救护工作,每天按时进行鼻、咽拭子的双采、核酸抗原检测、3次测温,健康宣教、心理疏导、发药、发热病人的陪检及病历书写等工作,带着院领导的信任和全院员工的重托,以最优质的服务代表医院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。
刚入隔离点条件艰苦,物资不足,在没有治疗车的情况下,她们每天缠着自制“金腰带”(左边棉签袋、右边手消液和标本袋),端着纸箱放置必备物资进行核酸采集,每天数百次的放下拿起、拿起放下,反复的蹲、起动作,往往坚持1个小时就会汗流浃背。
分管区有个学生发烧,张艳波和吕秀霞第一时间陪同其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,完善相关检查,每天悉心指导用药,不厌其烦的嘱咐添加衣物、物理降温及多喝水等,特别关注体温变化、心理状态及病情进展,直到这名学生体温正常才松了一口气。
隔离病毒不隔离爱,在工作期间2名干部让五医院的优质服务在隔离宾馆落地生根。每天采集核酸时,吕秀霞都会情不自禁的称呼和女儿一般大小的学生们为宝贝,关心她们的睡眠情况,询问有无不适,温情嘱咐大家通风时注意保暖,适当运动,为生理期的学生送热帖,给予无微不至的生活照护;对个别人员进行心理护理,经常语音聊天,掌握她们的心理动态。在完成常规救护工作的同时,吕秀霞还协助工作组物资管理,将物资库房整理得井井有条,每天及时准备次日物资,做好后勤保障工作。
有个学生有糖尿病,这次出发匆忙,胰岛素准备不足,马上就要断药了,而且该名学生用的胰岛素比较紧缺,很难买到,为了不耽误其用药,张艳波医生叮嘱家人跑了附近好几家药店,才帮忙买到,并及时送到了隔离点,解决了隔离人员的燃眉之急。张艳波医生还经常在群里进行温馨的短信提醒,体现出对学生们满满的关爱。
由于党员干部的通力合作,医务组圆满完成任务,隔离结束后,工作组派专人送来感谢信,这是对医院工作的认可,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鼓舞。执行疫情防控工作是对一线医护团队的考验,更是对党员干部能力和作风的一次认可,极大地推进了医院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走深走实。